2月末的一個上午,,于都河上,幾葉小舟整齊排列,,托起一座木制浮橋,。“91年前,,紅軍長征從這里集結出發(fā),。”浮橋不遠處,,全國人大代表,、于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(fā)紀念館講解員鐘敏將長征故事,向游客娓娓道來,。
雖然是普通工作日,,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絡繹不絕?!敖裉煲恢碜猿缌x縣的研學團隊來參觀,,明天一支來自深圳的研學團隊來學習?!辩娒魪氖轮v解工作20余年,,近些年她最大的感受就是,紀念館的人氣越來越旺了,。
去年,,中央紅軍長征出發(fā)地紀念園線下接待游客達515萬人次,較前一年增長70%,。國慶假期,,紀念園更是接待了50余萬人次游客,在全省非閘機類景區(qū)中排名第四,。
紅色旅游“火”起來,,紅色資源“活”起來。中央紅軍長征出發(fā)紀念館依托AR,、VR技術,,打造長征體驗區(qū),生動再現(xiàn)歷史場景,;運用線上直播,、數字展覽等手段,突破時空限制,,讓紅色文化觸手可及,;創(chuàng)排《長征第一渡》文旅史詩,,用光影講述紅色故事。
這是江西省紅色文化蓬勃發(fā)展的一個縮影,。過去一年,,隨著紅色基因傳承先行區(qū)的高質量建設,一處處紅色舊址煥新,,一個個紅色故事出彩,,一批高品質旅游產品涌現(xiàn)。據統(tǒng)計,,2024年,,江西評出首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5個,4個項目入選國家文物局,、教育部“大思政課”項目名單,,紅色場館外出巡展共112場,發(fā)布紅色研學精品線路10條,。
紅色資源是紅色文化的載體,,紅色基因是紅色文化世代傳承的密碼。作為紅軍的后代,,鐘敏始終牢記初心使命,,以長征精神育人,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,。對內,,她制定培訓計劃,通過一對一“師徒結對”幫扶,,不斷強化紀念館宣講隊伍,。對外,她組織招募,、培養(yǎng)小紅星講解員,讓紅色故事一代代傳下去,。目前,,于都縣共有小紅星講解員2200余人,每年義務宣講1萬余場,。
又是一年春,,紀念園里的草木一點點綠起來,不遠處的長征源紅軍小學傳來陣陣紅歌聲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