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5日,,這是一個注定載入中國航空工業(yè)史冊的日子,全世界的目光都匯聚在了上海浦東機場,,中國自主研發(fā)的大飛機C919迎來了首飛時刻,。14時左右,一架藍綠涂裝的大飛機沖向跑道,、騰空而起,。在歡呼雀躍的人群當中有一位滿頭白發(fā)的中年人,他一動不動地迎風佇立,,雙手緊緊攥在一起,,眺望著飛機遠去的方向。他,,就是C919大型客機的總設(shè)計師,、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。
大型客機是一個國家工業(yè)和科技水平的集中體現(xiàn),。曾經(jīng)的中國需要出口8億件襯衣才能換回一架國外大型客機,,那時的吳光輝就暗下決心,一定要在自己這一代人手中,,制造出中國的大飛機,。
命運,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,。當中國的大飛機研制項目正式上馬后,48歲的吳光輝被任命為總設(shè)計師,。
重任在肩,,使命光榮。逐夢之旅,,卻又前路茫茫,。如果把發(fā)動機比作飛機的心臟,控制律就是飛機的大腦,。在國內(nèi),,這項核心技術(shù)的研究幾乎是空白。這也正是發(fā)達國家試圖卡住中國脖子的地方,。帶著由十幾位年輕人組成的團隊,,吳光輝從零開始,向這座科技高地一次又一次發(fā)起沖鋒,。整整16年,,5800多個日日夜夜,,沒有節(jié)假日也沒有星期天,失敗,、重來,,再失敗,再重來……最終他們突破了這項技術(shù)難關(guān),,讓中國的大飛機擁有了具有完全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的“中國大腦”,。
然而,正當人們?yōu)榇讼矏偟臅r候,,吳光輝想到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,,那就是想要研制一架安全、舒適的大飛機,,就必須考慮飛行員的駕駛感受,,只有這樣才能設(shè)計出最好的飛機。于是,,吳光輝做出了讓所有人都吃驚的決定——他要考飛行執(zhí)照,,飛向天空,親身體驗飛行員的感受,。他曾笑言:“我學習開飛機不是為了尋求一份高薪的工作,,而是為了更好地設(shè)計飛機?!泵刻焯鞗]亮,,吳光輝就早早來到訓練場,成為隊列中唯一一位滿頭白發(fā)的學員,。學飛行,,第一道難關(guān)是固定滾輪反重力訓練,面對一圈又一圈的急速旋轉(zhuǎn),,連許多年輕力壯的小伙子都難以忍受大腦天旋地轉(zhuǎn)般的眩暈和腹腔中翻江倒海般的嘔吐,,對于吳光輝來說,無疑是生理和意志的極限挑戰(zhàn),。他咬緊牙關(guān),,硬是從最初的只能轉(zhuǎn)兩三圈堅持到一名合格飛行員所必需的50秒時間內(nèi)完成正反來回旋轉(zhuǎn)30圈。每一次訓練結(jié)束,,他都大汗淋漓,,臉蒼白得像紙一樣。而每當其他學員想要上前攙扶他時,,他總是回答:“能行,,我能行!”2014年,吳光輝成功拿到飛行執(zhí)照的時候,,他已經(jīng)57歲了,。就是靠著一代代中國航空人勇攀高峰、敢為人先的科學家精神,,才有了C919的成功研制和首飛,。
讓我們把時間再拉回大飛機首飛現(xiàn)場。遙望藍天的吳光輝心中默默地計算著時間,,30分鐘,、40分鐘,75分鐘過去了……他仍注視著飛機消失的方向,。突然,,他大聲喊道:“看到了!我看到了,!”人們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,,只見薄霧蒙蒙的天空,飛機越來越清晰,,轟鳴聲越來越近……15時19分,,當飛機降落后艙門緩緩打開,吳光輝再也抑制不住內(nèi)心的激動,,沖上前去,,與試飛員緊緊擁抱在一起。那一刻,,他的眼淚流了下來,,那是幸福的淚水、自豪的淚水,。
“9”,,寓意天長地久。這是中國智慧的結(jié)晶,,更是中國力量的體現(xiàn),。管線總長近80公里、零部件總數(shù)超過250萬個,,全國22個省市、200多家單位,、幾十萬人共同努力,,中國的大飛機終于閃耀在祖國的藍天之上。當天,,國外媒體評論道:“C919的成功研制,,打破了波音和空客長達半個世紀的壟斷?!?br/>
2022年9月30日,,習近平總書記會見C919大型客機項目團隊代表時強調(diào),,讓中國大飛機翱翔藍天,承載著國家意志,、民族夢想,、人民期盼。是啊,,70多年前的開國大典上,,受閱飛機只有17架,并且全部為繳獲的戰(zhàn)利品,。如今,,從殲20,到運20,,再到C919,,一個個看似不可能,變成了可能,;一個個夢想,,變成了現(xiàn)實。
新時代中國壯闊前行的每一步,,都在不斷創(chuàng)造奇跡,、書寫嶄新的歷史畫卷。2023年5月28日,,C919全球首次商業(yè)載客飛行圓滿成功,。國產(chǎn)大飛機訂單總量,已經(jīng)突破1200架,。自立自強,、自主創(chuàng)新鑄就的國之重器,闖出了世界航空工業(yè)的新格局,。
朋友們聽,,這就是強國之翼展翅翱翔的聲音!它如同激越的交響,,讓中國的自信與豪邁回蕩在藍天之上……